太白流域风光>科幻灵异>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> 第219章 反重力跑车
    兜风一圈,回到实验室。

    杜恪默默看着收集到的数据:“有误差,切磁运动时,应该还有其它力在干扰,导致方向上的精度下降,越是速度快越有这个问题,得好好摸索一遍,将这些干扰排除……另外,还是要继续研究,能把流磁的切磁运动,复刻在地球上的话,那么这才是伟大发现!”

    所以接下来的实验,杜恪开始研究流磁本身。

    或许地球因为缺乏魔法元素,不足以支持流磁的存在,但若是知道了流磁可以切磁运动的原因,那么就能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磁悬浮反重力。

    就如他一直让电子流实验室的研究员们,研究杜恪晶阵一样。

    精金地球不会存在,但理解透彻杜恪晶阵,未尝不能通过其它方式,实现精金的记忆效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地球,杜恪本身。

    5月份悄然通过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,随后6月份又入选了百人计划,至此,在学者道路上的所有国内荣誉,他都已经拿了一遍,完成大满贯。

    从最开始的卓越青年科学家,到无上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三年时间,杜恪直接刷完。

    而6月22日,又一份国家大奖落到他的头上,罗盟召开的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大会上,罗盟物理学会将菲涅尔奖授予杜恪,以表彰他在杜恪波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。

    菲涅尔奖应该算是光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,与国际光学与光子学会颁发的丹尼斯·加博尔奖等级差不多,不过都属于业内大奖,外界基本上没人听说过。

    此前国内有三个人获得菲涅尔奖,好巧不巧的全都是夏科大人,分别是潘校长、陈宇翔,以及陈宇翔的同门师弟陆教授,可以说一门师徒三人全都获得了菲涅尔奖。

    杜恪显然没有再能出国,由驻德使馆人员代为领奖。

    实际上对于菲涅尔奖,杜恪本人都不知道,直接让沈阳阳为首的助理团队去处理的,他现在分身乏术,两个世界都有大量工作,没精力去关注一个不知名奖项。

    “杜院士,经过筹备委员会多次讨论,已经明确在科学岛上,将一附院肿瘤医院扩建为辅助医学院,并在附近建造辅助医学国家实验室。”

    筹备委员会的秘书长,是夏科大的一名副校长。

    “辛苦了。”杜恪对此没意见,事实上一附院的肿瘤医院,跟他还在建造中的别墅,正好隔着蜀山湖相望。他完全可以在对面建个码头,然后每天开着游艇过去上下班。

    虽然游艇可能刚热身,就已经抵达对面,但可以先在蜀山湖绕一圈。

    “对了,牛校长,辅助医学院挖来多少位院士了?”